柳江县“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3-07-13 08:36       字体:        来源: 柳江县住建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县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既是提高我县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的重要途径。编制和实施好我县“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对指导我县城乡建设,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城乡建设跨越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柳江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和谐创业、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实施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推进六大工程(新型工业化工程、品牌农业基础建设工程、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程、文化软实力工程、平安和谐柳江建设工程、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工程),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到2010年底,我县城镇化率为40%,与“十五”期末相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县约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促进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有效促进了我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得切实加强

   《柳江县城总体规划》完成了第二轮修编,乡镇所在地除里雍镇外完成了9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组织编制了《柳江县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柳堡路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柳堡路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西农垦柳江新兴产业园区概念规划》、《柳州市新兴农场新城区A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兴工业园四方塘片区一、二区控制详细规划》、《新兴工业园河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占建成区面积30%,城镇10000平方米以上建设用地基本上做到先编制规划后建设,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和完善规划公开、公示和监督制度,加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公开的规划决策和管理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面貌有较大改善。“十一五”期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0.52亿元,完成了文化宫广场和柳江公园建设,修建和改造柳西路、柳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城镇道路总面积65.664万平方米,增加了11.352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28290米,增加了3117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2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24.2%;新开工建设拉堡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日。城市面貌有了显著改观,在第六届自治区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中,我县获得特等奖。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面向普遍居民,面向市场的产业导向。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投资结构,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质量优良的住宅小区。房地产业完成投资达27亿元,全县销售商品房面积90万平方米,利税1.6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投资的重要行业。

   ──村镇建设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总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56亿元,先后创建了4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点、8个市领导新农村联系点、37个村庄的整体规划、8个村屯的生产发展规划、313个乡镇级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硬化村道291.8公里,修建水渠147公里。全县共159个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我县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6个百分点,全县仍有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5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的压力依然很大。

   (二)城镇扩张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重视和保护不够,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不够落实,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出路问题的措施不够到位。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县城没有形成交通环线,交通堵塞严重。市政排水设施不配套,内涝问题严重。环卫设施缺乏,城镇公共绿地不足。乡镇建设资金更是短缺,大多数乡镇街道破旧,排水管道老化,公共设施严重不足。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产业支撑乏力。优势企业后劲不足,城镇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水平低的状况。汽车零部件、制糖、制药等产业未形成地区优势,不能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城镇管理有待加强,城镇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城镇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九曲河县城段水质较差,县城金属门窗加工点零乱,噪声污染严重。市民的城市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合力未形成,执法力度不够,城市人居环境需不断提高。

   (六)“城乡二元”结构继续存在,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城镇反哺农村能力弱,对农村投入不足,忽视对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和调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编制村庄规划129个,完成率仅为20%,不少农村的建设布局混乱,土地浪费严重,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是柳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深入实施,随着柳江撤县建区的推进,为我县能够融入柳州都市圈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更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湘桂线、枝柳线、黔桂线扩能改造和柳肇铁路开工建设,随着柳州产业向柳江转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柳江作为柳州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给我县加快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柳江将迎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

   (二)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在为我县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县面临的区域竞争越来越大。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县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逐渐丧失。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工业化程度低,对城镇化带动力不强;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向二、二产业转移,“城乡二元化”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土地资源短缺,城镇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四是资金短缺,财政性城镇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我县城镇化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变,是“十二五”面临的重大任务。

   四、“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为目标,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狠抓硬件设施、城镇管理和资金筹措三个关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突出城镇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镇新区,逐步改造旧城,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农民进城,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把柳江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

   (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现代化为导向。围绕我县打造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经济发展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科教文卫、生活环境和城镇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城镇化,积极迈向现代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前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应为城镇的长远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后备资源。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全面协调和调整城乡利益关系为着眼点,彻底冲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政府引导,依靠市场推动。加快城镇化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改革,逐步排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非农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全理流动;在城镇建设中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将城镇基础设施做为生产资料运作,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从县域规划到城镇规划,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对全县城镇化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县城和各乡镇发展条件不同,城镇化进程有快有慢,城镇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要有鲜明特点,在城镇布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注重把历史沿革、传统积淀、民俗风情与现代化建设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的柳江特色。

   (三)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到2015年,全县人口56万人,城镇人口2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县城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穿山、进德城镇人口达2~2.5万人,百朋、洛满城镇常住人口达1~1.5万人,其他乡镇镇区人口5000~8000人。

   2、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县城形成比较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乡镇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用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县城绿化覆盖率3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平方米,乡镇集镇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5平方米。

   3、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以上。

   五、“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集约发展,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以县城、进德镇为核心,全面强化县城中心功能,建设现代化新城市,辐射全县各乡镇协调发展,以穿山、百朋、洛满、新兴工业区为增长极,依托南柳、宜柳高速公路,国道209线,湘桂铁路、枝柳铁路等交通干线,增强城镇聚集能力,形成中心聚集、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形成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一核四心三轴”的空间结构。

   强化县城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大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力度,精心构筑城市核心区,提升和发挥中心城区在全县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柳州市区物流中心,生态工业产业发展片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

   大力构筑“三大经济带”。县城经济带:县城至进德,近期重点规划城南新城区,中远期建成城市行政中心、物流商贸中心,通过修建高标准拉堡至进德城市大道,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增添城市景观魅力;穿山、新兴工业带:沿柳石路、河表、新兴、穿山,规划构筑高新工业园区,发展汽车零部件,制糖、工程机械为主的工业经济带;洛满经济带:从露塘、洛满至流山一带,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北弓、龙怀水库和凤凰河生态温泉,打造生态经济廊道。

   着力塑造城市六大功能区,城北拉堡生活片区,城中新城生活片区,城南进德生活片区,西南产业片区,铁东基隆生活片区以及新型产业片区。按照柳州城市副中心和片区发展定位,重点加快拉堡,城中新城,城南进德三个片区道路、供水、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经济集约发展,全面提升六大功能区的服务功能,增强带动各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

   加快中心镇建设和发展,按照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加快穿山、百朋、洛满等中心镇的规划建设,促进二、三产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提高土地和设施的利用效率。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城镇道路,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强化中心镇的功能,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小城镇及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政策优惠和技术扶持促进其规模化和集群化,扩展形成集群化大工业;统一规划,充分利用柳州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工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制糖、农副产品加工、制药等项目,提升工业经济实力。

   强化园区经济带动,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与城镇空间布局调整相衔接,以优势产业为基础,项目为依托,以产业结构优化、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上水平为导向,重点规划建设新兴工业园、进德长乐物流园、河表工业园、农机大市场、洛满工业区等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形成专业化多类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基础设施规模效益和集聚资本的功能。

   强化优势产业带动。重点培育和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制糖、制药等优势产业和商贸流通产业,利用柳州工业重镇优势,构筑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体系。

   (三)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一是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道路网的建设,构建现代化城市框架体系。着力推进拉堡──进德──新兴大道、门头路、堡隆路、柳北路西段、北外环路、柳邕路县城至张公岭路段等骨干路网的建设和改造;拓宽跨越城市道路的铁路涵洞,逐步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路网系统。通过城市道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电力、电信、给排水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二是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建设和改造柳江人民文化宫、体育馆、文化艺术馆等一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加快广场、公共绿地和街道绿化景观建设,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城市中心广场和公园,抓好九曲河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推进开发建设铜鼓岭生态公园,加强城市街道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和屋顶美化绿化,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率;四是加快城市给水、排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推进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抓紧编制城市排水规划,修建一批骨干排水工程,改造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实施“清污分流”式排水。加强九曲河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快拉堡污水处理厂和截污收集管网建设,推进拉堡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五是加快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农贸市场、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要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各个开发区、居住小区都要配套垃圾转运站,各乡镇要建设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六是要加快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将柳州的城市管道燃气接到县城。

   (四)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一是加快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规划期内,柳江县城重点向南、向东发展。加快新城区和进德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将新城区建设成为集行政、文教、体育、商贸、居住和物流为一体的新区,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二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旧城改造步伐,逐步疏散旧城区人口,减少人口密度,推进拉堡老街一带和城中村旧城改造,完善旧城区的城市功能,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五)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

   一是加快培育房地产业。坚持市场化政策取向与加强政府住房保障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推动住房建设由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型增长,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加快调整住房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利用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百里柳江红花谷生态旅游、凤凰河温泉度假旅游的开发建设,打造旅游大县;三是加快城镇农副产品市场改造和建设,重点抓好三都、百朋、里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和建设。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构建城镇发展总体框架。一是做好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从宏观上科学布局城市空间。要充分考虑城市迅速扩张、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全局高度,立足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建设,按照“大柳江”,“接轨柳州”的要求,加快修编和报批《柳江县城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柳江“一轴、两带、三点、六片”城镇发展格局。二是加快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专项设计,从微观上合理配套城镇资源。重点编制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公园、广场、老城区等重要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近期建设地段、政府储备土地以及拟向社会供应的土地必须超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作为土地市场供应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段不得进行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重点编制城市道路两侧、中心商业区、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和艺术品位。三是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各项规划的全面实施。加强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城市规划区及其边缘地带的各类开发区、度假区等规划建设,必须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县委、县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城镇化建设要在加快县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小城镇建设要精心规划,调整结构,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完善配套,典型引路,促进小城镇发展上等级,上规模、上质量,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城镇结构,全面推进全县小城镇建设。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县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按照‘三集中“的原则,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招商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业耕地适当向农业大户集中,以此实现小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全县城镇化进程。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城镇规划的指导作用,严格实施小城镇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提高小城镇的整体功能和竞争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按照规划要求,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建设和农民住宅建设全部纳入规划管理的轨道,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其次,要搞好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小城镇的整体功能和总体水平。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规划调控,对于新建道路设施,要与其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验收,以保证有限的建设建设资金发挥较大的效益。第三,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壮大镇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民营经济为基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激发镇域经济活力,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步伐。积极推进重点镇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扶持措施,促进人口,技术,资金向小城镇集聚,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幅射带动作用和容纳农村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三是加大农村综合开发投入。协调城乡利益结构和利益再分配,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卫生事业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加强对农民生产技术,经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谋生和创业能力;四是加快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和建设,全面实施农村茅草房、泥砖房危旧房改造,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五是以建设“小康示范村”为重点,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建房、修路等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广农村住宅标准图集,引导农民建设,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水平。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形城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政府出资、社会集资、企业筹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全面开发、滚动发展“的城镇建设资金筹措路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渡的格局。把城镇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政府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采取竞价拍卖或招商引资等办法,盘活土地、公共设施等资源,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建设──经营──转让,──转让──建设── 转让,建设──租赁──转让等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营运,促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特许权经营,通过股权转让、拍卖经营权、冠名权等方式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存量和无形资产,用回笼资金建设新项目。使用国家银行贷款和吸引民间资金,境外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方式。

   (五)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制度框架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展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在城镇通过购买、赠与、继承、自建等途径获得具有产权住房的公民本人、配偶及其直系亲属,允许在住房所在地登记常住户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城镇化加快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快住房、就业、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制度改革,做好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养老保险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社会保险政策。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快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集体、个人自我保障相结全的城镇社会保障休系。三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在符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鼓励家村承包土地在本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内依法流转,发挥产业的集聚效益;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推动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城镇发展所需土地按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满足城镇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城镇土地出让制度应进一步有利于吸收外来投资的方向改革,积极探索工业项%

 网站地图  RSS订阅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手机版 
主办单位: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柳州市柳江区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10200750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102000001号  标识码:4502210009